近年来,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政策,明确推动公路服务区智能化建设,为智慧服务区发展提供了清晰的顶层设计与方向指引。《公路服务区数字化建设基本功能要求(试行)》等文件的发布,进一步细化数字化路径,为行业提供了科学、可操作的建设指南。
在此背景下,服务区智慧化建设应聚焦四大核心业务需求:提升司乘信息服务能力、实现物业精细化管理、完善应急保障体系、提高运营智能化水平。中威电子紧扣政策与市场需求,推出智慧服务区解决方案,以技术赋能实现管理增效、服务提质与经营升级,全面助力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。
构建数字底座,以全栈技术驱动服务区数字化转型
为推动服务区数字化转型落地,中威电子依托多年在视频监控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淀,融合 3D 数字孪生技术,从全维出行服务、智慧管理提效、数据驱动经营三大维度打造智慧服务区解决方案,同步构建“边缘感知、中台服务、业务应用”智慧服务区数字底座,为服务区司乘服务体验优化、物业管理效率提升、经营效益增长提供技术支撑。
其中,边缘感知层实时接入高清视频、车流、客流、车位、事件检测、告警等多维度数据,夯实数据采集基础;中台服务层分为数据中台与业务中台,前者承担多源数据融合、数据治理、AI 算法部署及数据智能引擎运转功能,后者则为各类应用服务提供底层支撑;业务应用层则按服务对象精准划分,面向管理者提供运行管理、运营管理功能,面向司乘人员提供公众服务,形成“数据—中台—应用”协同联动的技术闭环,让全栈技术真正转化为服务区运营升级的实效。
三大核心功能落地:从“管理”到“服务”全维度升级
运行管理:11大功能实现服务区“可管、可控、可预警”
作为智慧服务区建设的核心支撑环节,中威电子针对服务区传统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直观、管控不精准、应急响应滞后等痛点,依托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全方位运行管理系统。该系统涵盖 11 项核心功能,从可视化管理到车辆精准管控,从客流调度到应急安全保障,实现服务区 “人、车、场、事件” 全要素动态监管,为服务区运营效率提升与安全防线筑牢提供技术赋能。
为解决传统服务区数据分散、分析效率低的问题,系统率先推出 “数字孪生 + AR 全景监控” 双重可视化方案。其中,数字孪生技术通过三维时空建模与动态数据可视化,将服务区车流、客流、设备状态等复杂信息转化为“所见即所得”的立体场景,管理人员可直观掌握服务区整体运行态势,显著提升信息分析与决策效率;AR 全景监控则在高位全景视频中叠加虚拟业务标签,实现视频画面与业务数据的实时融合展示,同时联动其他摄像机形成“高低联动、高高联动”机制,发现异常时可快速定位具体区域,打破传统监控“看得见、查不清”的局限。
聚焦司乘人员信息获取需求,信息发布功能实现全场景屏显设备统一管控,实时推送剩余停车位、加油站及充电桩排队时长、天气预警、拥堵提示、商业广告与周边景点推荐等内容,以 “一站式信息服务” 减少司乘停留等待时间,全面提升出行体验与效率。
围绕服务区车辆管理的核心需求,中威电子构建“车位 - 车辆 - 危化品车”三级管控体系。在车位管理上,采用视频+地磁数据采集,可精准识别大/小型车、危险品车及充电车位的占用状态,同时自动检测违规停放行为,避免车位资源浪费;车辆管理环节,通过接入服务区出入口卡口相机,实时统计车型分布比例、车流变化趋势、平均车速等多维度数据,为管理人员优化车道配置、疏导车流提供数据支撑,更可通过设置黑白名单布控与车辆停留时长阈值,自动识别“超时停放”等异常情况,触发告警后第一时间通知管理人员处置,应急响应效率大幅提升;而针对危化品车这一高风险车型,借助视频 AI 技术实现自动识别检测,有效解决传统人工巡查中“发现不及时、违规难管控”等安全隐患,进一步提升管理员对高危车辆的安全监管力度。
在人员与设施资源调度方面,中威电子通过精准数据采集实现“按需调配”。客流管理上,利用服务区男女厕所、超市、综合楼大厅、餐厅等关键区域的出入口客流相机,实时统计人员数量并结合位置信息形成动态客流态势,管理人员可据此预判高峰时段、调整服务人员配置,避免 “人员拥挤”或“服务空置”情况;充电桩管理实现跨服务区数据整合与智能预测,通过定制化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充电桩使用状态,可动态发布排队时长、故障桩位等关键信息,有效减少司乘人员等待时间,显著提升充电服务体验与满意度。
为筑牢服务区安全防线,中威电子从“事件预警”与“安消协同”两方面突破传统管理瓶颈。智能事件监测环节,通过接入全服务区视频监控点位,对车辆违停、人员聚集、垃圾溢满、充电位被非充电车辆占用、车辆超温等常见问题进行实时分析预警,一旦触发异常,系统将自动联动预设处理预案,通知对应责任人处置,彻底改变过去“人工发现、人工上报、人工处置”的滞后模式;安消一体功能则打破消防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孤岛,实现两大系统互联互通、信息共享,不仅可对火情、安防异常进行智能监控预警,更能在突发事件中实现应急指挥联动,提升服务区安防与消防防控的整体水平,为司乘与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驾护航。
此外,中威电子还针对收费环节推出智能稽核功能,可智能筛查“大车小标”“甩挂换挂”等逃费行为,实时弹窗告警并提供完整证据链数据,助力服务区规范收费管理、减少运营损失。
经营管理:数据驱动、绿色低碳,赋能服务区精细化运营
在经营管理方面,针对传统服务区能源管理粗放、决策缺数据、收银监管滞后等问题,中威电子通过集成智能电表、水表、燃气表、开关及温湿度/亮度传感器等设备,实时采集能源数据并动态监测,推动能源管理数字化,助力服务区绿色低碳转型;整合财务、客流、资源、业态及服务质量等多维数据生成经营报表,为管理者精准决策、优化效能提供数据支撑;同时引入 AI 智能算法,实时监测收银人员不在岗、睡岗、玩手机等异常行为,保障收银环节规范运行。
出行服务:全程在线、智慧贴心,全面提升公众出行体验
在出行服务方面,中威电子将信息发布、在线订餐、周边景点查询、智能导航、在线救援、汽车维修、服务评价等功能整合至公众出行APP、公众号、小程序,一部手机即可满足司乘多元需求,同步提升司乘体验、商户收益与管理效能;通过诱导屏发布车位信息,并结合全景相机实现车位状态可视化监控,缓解司乘“找位难”问题,优化停车体验;智慧公厕则实时展示厕位状态、环境数据及客流信息,数据异常时即时向管理人员发送告警,保障公厕服务质量。
四大技术亮点凸显:重塑服务区运营新逻辑
在智慧服务区数字化转型进程中,技术创新是突破传统运营瓶颈的核心动力。中威电子依托 AI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打造全域物联感知、全面数字化集成、数据驱动精准决策、安全与应急保障四大技术亮点,从“感知 - 集成 - 决策 - 安全”全链条赋能服务区,不仅打破传统管理局限,更重塑司乘出行体验与服务区运营效率。
中威电子通过 AI 视觉识别、物联感知叠加数字孪生技术,构建覆盖“人 - 车 - 场 - 设备”的感知网络,可实时监测车位占用率、充电桩运行状态、客流热力分布等关键数据,让服务区运行动态“一目了然”;在此基础上,其进一步推动“全面数字化集成”,将停车位检测、客流监测、信息发布、智慧照明等系统高度整合,依托统一数据平台实现跨系统数据共享与交互,打破信息孤岛,显著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管理精细化水平。
为让运营决策更具科学性,中威电子通过“数据驱动精准决策”机制,借助大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,为服务区运营提供精准决策支持。例如实时统计车流量、客流量变化,助力管理者动态优化车位、人员等资源配置,同时提前预判高峰时段需求,制定针对性疏导与服务策略;而在安全保障层面,“安全与应急保障”技术通过各类监控、感知设备结合智能分析,可实现对异常行为与安全隐患的实时预警,确保突发事件能快速响应、高效处置,全面提升服务区安全运行能力。
成功案例树标杆:从 “试点” 到 “示范” 落地见效
目前,中威电子智慧服务区解决方案已在多个高速项目中实现规模化落地,成效显著。该方案于阿乌高速5处服务区完成部署,涵盖出入口管理、智慧停车、信息发布、客流统计、视频监控、实景影像等系统,显著提升了服务区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水平;在昆玉高速刺桐关服务区,方案通过整合特色服务与智慧功能,助力其成为本地极具影响力的“网红服务区”,实现了服务口碑与运营效益的同步提升。该方案的成功,不仅推动试点服务区实现从“传统驿站”到“智慧服务节点”的跨越,更标志着智慧交通建设正朝着贴近民生需求、注重运营实效的方向迈进。
作为高速公路信息化领域的创新先锋,中威电子此次推出的智慧服务区解决方案,不仅响应了国家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,更以“技术+场景”双轮驱动,精准破解服务区管理痛点。未来,随着方案在更多区域的推广,有望为公路交通服务行业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智能化升级路径,推动“管理更精细、服务更贴心、经营更高效”的智慧服务区生态加速成型。